12月16日,在狙擊中概股做空戰中名聲大噪的做空機構渾水發布報告,稱輝山乳業資金杠桿極高、涉嫌財務造假、董事長挪用公司資產等嚴重違規違法問題,股權價值為零。12月18日,渾水又發布了報告的第二部分,稱輝山收入造假,這份報告以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數據為證,顯示輝山存在大量欺詐性收入。
12月19日,輝山乳業發公告回應稱,該公司于過去三個財年內每年向外部供貨商購買約1萬噸苜蓿草,主要用以補充公司種植場每年收割 (每年六月前后開始)前飼料供應,外購量占比約4.3%至9.2%,與渾水報告論述相去甚遠。
中國信貸方面,做空機構Anonymous Analytics發表公開報告表示,中國信貸今年4月以8.56億元人民幣收購上海即富35%的股份,而Anonymous Analytics認為,這其實為一筆左手倒右手的關聯交易。上海即富的控股股東先鋒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同時也是中國信貸的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存在誤導投資者虛增收益的情況。基于基本面,該機構認為中國信貸目標價應為0.17港元,目前中國信貸目前股價為0.75港元,有77%的潛在下行空間,予“強烈賣出”評級。
籍此,輝山乳業和中國信貸一不小心成為了海外做空機構的最新目標。
做空機構如何獲利?野馬財經找到一則2011年“香櫞研究”做空“東南融通”,迫使其退市的案例。“香櫞研究”是一家由“萊福特”創辦,只有一名正式員工即他自己的做空公司。其盈利模式就是撰寫做空報告之后,誘使大量資金賣出相關公司股票,等該股暴跌至底部后再買入平倉,以此賺取利潤。
做空潮襲向港股紅籌股
分析輝山乳業和中國信貸,其共同點為:1、主業在大陸境內;2、公司在香港上市;3、香港投資者并不了解公司的真實情況。
這種情況與此前遭遇做空的“中概股”有諸多類似之處。
由于美國股市門檻低,近年來多有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而中國企業愛造假的弊病,使之在2011年左右成為了海外做空機構的獵物。
5年前,美國刮起的“做空中概股”之風,令許多投資者印象深刻。很多中國公司遭遇做空,便往往陷入股價暴跌、市值縮水甚至無奈退市的遭遇。
至于為什么做空機構會在這個時候瞄準紅籌股呢?有港股投資者黃先生指出,去年公安部會同證監會調查市場上惡意做空股指、股票,可能也給海外做空機構帶來了震懾。而隨著這一舉措的結束,不排除境外做空機構用這2家港股公司試試水。
輝山乳業、中國信貸遇襲,預示了做空機構再度駕臨。或許更兇猛的襲擊還在后面。而渾水創辦人Carson Block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個人偏好喜沽空徹頭徹尾的欺詐型公司,香港市場存在此類公司,因此將一直鎖定香港市場。
有港股投資者黃先生對野馬財經分析,從港股下手的想法很容易理解,因為港股紅籌股類屬于中國概念股,但是并不在大陸上市,有可能在“境外”這個概念上便于操作。
另有券商分析人士對野馬財經透露,選擇港股,是因為港股機制與咱大陸市場不同,相對成熟,而且是t+0操作,加上近期深港通的開通有利海外市場進駐大陸。這期間有利也有弊,利在與促進全球市場一體化,對于流動性有所幫助,能夠幫助國內市場逐漸走上成熟。弊端就相當于“安卓系統root”,誰都可以來操縱市場。至于為什么蟄伏了這么久又開始行動,可以理解為是擇機而動吧。
被渾水狙擊的中國公司通常慘不忍睹:嘉漢林業在渾水報告發布當天股價狂瀉64%、網秦股價暴跌近50%、分眾傳媒股價大跌40%、大連綠諾干脆在渾水報告發布之后僅23天就被納斯達克摘牌……
不過凡事具有兩面性,對于中國股市而言,做空機構可以起到類似第三方監督機構的作用。缺乏足夠的透明度和誠信度是目前中國上市企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雖然空頭機構的最終目的是贏利,但它們的做法卻在一定程度上對存在這類問題的企業起到了揭露和威懾的作用。
野馬財經
原文鏈接:http://hk.eastmoney.com/news/1535,20161220695340770.html